人造原子中的电子配对:物理学家证实 50 多年前预测的量子态

汉堡大学物理系的研究人员观测到了一种量子态,这种量子态早在 50 多年前就被日本理论家从理论上预言过,但在今天之前都仍未被探测到。通过在超导体表面定制一个人造原子,研究人员成功地将所谓量子点的电子配对,从而诱导出最小版本的超导体。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资料图片)

物理学家通过在超导体上的人造原子中将电子配对,观察到了 50 多年前理论上的量子态,创造了超导的基本版本。这一发现展示了成对电子(玻色子)的行为,它们与单电子不同,可以共存于同一空间。这项工作对于推动人们了解纳米级结构中的超导性及其在现代量子计算机中的潜在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行为与超导性

电子通常因其负电荷而相互排斥。这种排斥现象在影响许多材料特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电阻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如果电子被"粘"在一起,成为玻色子对,情况就会发生巨大变化。与相互排斥的孤立电子不同,玻色子对可以共存于同一空间,并执行相同的运动。

由银(小丘)逐原子构建的一些结构的三维视图。图片左上角为一个矩形和一个圆形电子笼。图片来源:卢卡斯-施耐德

含有这些电子对的材料最引人入胜的特性之一就是超导性--能够让电流毫无阻力地通过。多年来,超导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技术领域,如磁共振成像和高灵敏度磁场探测器。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微型化,人们越来越有兴趣了解如何在更小的纳米级结构中实现超导。

人造原子中的电子配对

物理系和"CUI: 汉堡大学"高级物质成像"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实现了一种名为量子点的人造原子中的电子配对,量子点是纳米结构电子设备的最小构件。为此,纳米结构和固体物理研究所的 Jens Wiebe 博士领导的实验人员将电子逐个锁入用银制成的微小笼子中。

通过将锁定的电子与元素超导体耦合,电子继承了超导体的配对趋势。研究人员与由 Thore Posske 博士领导的理论物理学家小组一起,将实验特征--极低能量下的光谱峰值--与町田和重(Kazushige Machida)和柴田文明(Fumiaki Shibata)在上世纪 70 年代初预测的量子态联系起来。

虽然这种状态至今仍无法通过实验方法直接探测到,但荷兰和丹麦团队的最新研究表明,它有利于抑制跨蒙量子比特(现代量子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不必要的噪声。

町田和茂在一封私人电子邮件中写道,他的第一作者是卢卡斯-施耐德(Lucas Schneider)博士:"我感谢你在半个世纪前"发现"了我的旧论文。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过渡金属非磁性杂质会产生隙内态,但它的位置非常靠近超导隙边,因此无法证明它的存在。但通过你们巧妙的方法,终于用实验验证了它的真实性。"

推荐DIY文章
持续引领智能手表体验!OPPO Watch系列新品沟通会召开
当智能健身走向全民化:AEKE轻力量家庭智能健身房引领未来
海艺AI:迎合“AI时代”发展潮流,刷新绘图市场传统认知
布局产业新高地!海星医药健康创新园B区奠基仪式隆重举行
未来五年500亿投入打底,北汽蓝谷锚定细分市场增量
【展会直击】华秋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精彩ing,助力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
精彩新闻